行业动态|夯实城市“数公基”,湖北“数字孪生”城市拔节生长发表时间:2024-08-02 15:01 ![]() 全省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基本建成 在襄阳市襄州区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运营服务平台中控室,27.5平方公里的襄州主城区每栋楼房、每个花坛、每棵树木、每盏路灯、每个井盖都“一比一”在监控屏上三维真实还原,工作人员在LED大屏前处理城管事务,就像玩电脑游戏“模拟城市”一样。 ![]() ![]() 工作人员正在监测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的企业供求信息实时数据。 据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省工作专班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基本完成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各地生产上图的建筑物白模(包含建筑物的外形和高度信息的三维模型)编码赋码率达100%,“一标三实”数据治理上图总体进度较快。 “数公基”带动智慧应用加速落地 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在省工作专班大力推动下,各地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建设热情高涨,带动各类智慧应用加速落地—— 武汉市通过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提供了包括道路属性、标线标识路牌等数据集,且具有亚米级定位精度,能有效支撑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服务,为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价值增量。 襄阳市运用“一标三实”数据成果,通过比对义务教育招生平台数据,能够对学生户籍、房产、居住证、社保等信息自动判断,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招生效率。 宜昌市把“二维码实体门牌”作为“一网通办”统一入口,挂接居住证、养老认证、公积金查询、生活缴费、掌上公交等小程序,通过扫描“二维码门牌”,就可在手机端办理250多类政务服务事项,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 3月31日,在十堰竹山县麻家渡镇营盘河村,工人正在智慧蔬菜大棚里安装自动喷淋设备。 十堰市围绕构建环丹江口库区立体化安全防护,引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地图数据和监测数据,对相关水域和河流水系进行网格化划分,并打通相关监测站点数据、环库岸线监控视频、遥感监测数据等,实现实时感知、及时预警。 ![]() 大冶有色弘盛铜业中控室,操作人员正在忙碌,各个生产环节一目了然。 大冶市智慧农房平台通过对接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实时获取行政区划、地形地貌、统一标准地址等数据,可通过精准定位,开展农房建造管理、危房管理、安全巡查和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宜居和美乡村建设。 “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湖北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着力点。”湖北省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陈顺清说。 实现“数据进得来、服务出得去” ![]() 陈顺清介绍,在全面总结推广武汉、襄阳、宜昌等城市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湖北已经全面开展省、市、县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工作。要搭建体系化、标准化应用的总体框架,推动政府应用系统对接融入公共数字底座,实现“数据进得来、服务出得去”,分期分批实现城市数字应用的系统整合、重构再造、创新应用。 ![]()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省工作专班表示,下一步,专班将认真落实“新春第一会”部署,持续推进标准申报立项,升级“云、网、数、算”等软硬件设施,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