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

发表时间:2023-06-14 14:02

客户名称:南沙区民政局


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2022年8月25日民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的通知》(民办[2022]52号)的工作部署,按照国家、广东省、广州市要求,对南沙区辖内 128条村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探索出一条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的新路径,形成“设标”“定锚”“广传播”“共建设”的乡村地名信息服务工作模式,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信息收集。收集南沙区辖内128条村的乡村地名信息;收集整理项目全过程材料编制试点工作纪实。

2、目录编制。将收集数据分类制表,建立“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调查目录。

3、调查登记。实地对南沙区辖内128条村的乡村地名信息标注工作草图,考证地名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4、信息上图入库。将南沙区辖内128条村的自然地理实体、乡村居民点、乡村道路街巷、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旅游景点等地名标注上地图,更新互联网地图地名信息;填写《国家地名信息库拟入库地名基本信息表》,并更新地名信息数据至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系统。

5、成果应用。结合试点工作基础资料、地名采集数据成果,编制“两书一图一视频”,即《南沙地名保护名录》《地名里的南沙》《南沙区乡村地名服务示意图》、工作纪实视频。


项目建设成果



主要创新点


1、构建“五机制一规程一体系”地名管理综合服务体系

“五机制”是《广州市南沙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联动工作机制》《广州市南沙区乡村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机制》《广州市南沙区乡村地名信息采集更新维护管理机制》《广州市南沙区乡村地名常态化管理机制》《广州市南沙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乡村地名分类机制》

“一规程”是《南沙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规程》

“一体系”是《南沙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质量评价体系》


2、分类管理,地名信息“实起来”

分类采集。将乡村地名类别划分为6大类53小类,全方位收集地名信息共4450条。

设标建档。建立地名标志问题清单,分类建档、分类处理,先后设置路牌巷牌2614个,门牌652个。

规范命名。通过核查道路(街巷)7460条,对“有路无名”的问题清单进行梳理,完成命名申报道路(街巷)1589条。


3、多元参与,创新形式,乡村地名成果“用起来”

深入挖掘地名特色文化。按照“一镇一特色”,梳理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名优产品等乡村特色资源,添加“南沙地名二维码”标识,绘制“一村一图”128幅、镇(街)乡村地名畅游图7幅、“红色之旅”和“名特优新农产品”专题乡村地名图2幅。

制作“两书、一视频”宣传资料。即《南沙区地名保护名录》、《地名里的南沙》和宣传片《点亮你的名字》。


4、立足服务,拓展应用,推动地名融合发展“活起来”

“地名+旅游休闲服务”。通过一日游指南、乡村观光图、随手拍打卡兴趣点等方式,展示南沙乡村特色景点、传统美食及高质量乡村发展新态。

“地名+历史文化”。通过特色体验活动等方式,挖掘历史文化中的地名,拓展麒麟舞、香云纱、疍家婚俗等非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

“地名+农产品推广”。通过抖音直播、公众号、拍摄本土特色农产品视频等方式,激活南沙特色农副产品,助力产业经济发展。

“地名+公共服务”。通过开展地名文化进村居活动感受乡村地名为生活带来的美好改变,对“有路无名”道路进行规范命名,对“有名无标”地名进行标志设置,提升乡村地名综合服务能力。